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手机买球的app > 新闻动态 >

传统厂商逆袭AI赛道,纯血AI面临覆灭?

发布日期:2025-05-22 10:22    点击次数:136

企业级应用市场一路跌入冰窟。截至

4月24日,已披露年报的90家A股软件厂商,2024年合

计收入同比下滑3.5%,其中下滑最严重的5家厂商,合计损失110多亿收入。这一低迷的数据反映了市场整体的艰

难处境,面对企业预算缩减,即便是优质的上市公司也难以独善其身。

表1 收入下滑最严重的5家企业级应用厂商

在企业预算捉襟见肘的阴霾下,AI无疑是新项目的首选方向。按理说,专注于AI应用的厂商应该迎来业绩的春天。但事实却并非如此简单。

爱分析发布的《AI科技300强榜单》揭示了一个出乎意料的趋势:传统厂商正在AI赛道上迅速崛起,逐步蚕食纯血AI厂商市场份额。传统厂商是如何实现逆袭的?纯血的原生AI厂商又将何去何从?本文将为您揭开这一现象背后的秘密。

01

传统厂商吞噬AI厂商

上榜的AI科技公司代表中,传统厂商在收入的绝对增量以及增速层面,全方位碾压纯血AI厂商。从数据中可以看出,传统厂商如浪潮信息以74.24%的增长率和489亿元的收入增长遥遥领先,而纯血AI厂商最高收入增速却不及30%。这种差距的背后,是传统厂商在AI硬件、软件和服务领域的深厚积累。

表2 2024年收入增长率最高的Top5传统厂商vs.AI厂商

究其原因,爱分析认为传统厂商在AI硬件、软件与服务等领域的竞争壁垒都要强于纯血AI厂商。厂商的综合实力以及业务场景决定了获取企业订单的话语权。企业在选择AI供应商时,对于厂商AI原生技术与否并不苛求,反而更注重垂直行业解决方案和服务交付,在这个层面上,传统厂商积累的丰富经验恰恰成为了核心竞争壁垒。

在AI硬件领域,浪潮信息成为此次AI基础设施最大受益者之一。2024年,浪潮信息AI服务器出货量激增,市场份额处于遥遥领先,无愧于AI基建狂魔称号。浪潮信息高歌猛进背后,除了AI技术本身的投入,强大的供应链和交付能力是其胜出的关键。在服务器高度定制化的AI时代,浪潮信息订单交付周期从15天缩短至5-7天,万台云服务器交付部署仅需8小时。

另一个AI战场,海康威视凭借强大的供应链能力和算法能力,早已将商汤、云从等纯血AI厂商打趴下。海康威视在2024年收入增长超过31亿,对比商汤3.66亿的收入增长,逆周期能力更为强大。海康威视的成功得益于其在安防领域的深厚积累,能够将AI技术快速融入现有产品线,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,并增强自身竞争力。

在AI软件与服务领域,拓维信息通过与华为生态深度合作,基于“鸿蒙+AI”优势,发力智慧城市、交通以及教育行业。拓维深耕行业超过29年,对行业痛点了然于胸,从智慧交通到教育考试,都能将AI应用快速融入。

相比之下,纯血AI厂商虽然在算法和模型开发上具有技术优势,但往往缺乏传统厂商的客户基础、市场渠道和行业经验。这使得它们在商业化落地时面临更大阻力。

02

纯血AI厂商人才缩编,创新难度加剧

更为严峻的是,AI厂商还面临人才流失的危机。纯血AI厂商中,第四范式、出门问问的人员规模几近减半,商汤连续3年处于缩编状态。这些裁员不仅削弱了公司的创新能力,也进一步加剧了其在市场中的劣势。

表3 面临裁员潮的纯血AI厂商

AI研发和创新需要AI人才的投入,但是AI厂商普遍面临裁员潮,想要创造新的应用难上加难。AI技术的创新高度依赖于顶尖人才的持续投入,员工数量的减少使得纯血AI厂商在开发新应用时捉襟见肘。

在AI赛道上,传统厂商与纯血AI厂商的一直激烈交锋,曾几何时,在一级市场资本加持下不相上下,但当前来看,传统厂商凭借其在硬件、软件和服务领域的综合实力,正在逐步占据主导地位,而纯血AI厂商则依然面临盈利与现金流枯竭压力,需要在技术研发与商业化之间找到平衡。

随着科创板上市门槛的进一步抬高,企业级应用市场的IPO机会越来越小,越来越多的AI厂商成为终止审核名单上的冰冷代码。再过3年,传统厂商可能不止在市场份额上吞噬AI,在股权层面,纯血AI厂商的最好归宿也将是委身传统厂商。

一将功成万骨枯,AI领域也一样,后来者仍将前赴后继。



Powered by 手机买球的app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